溶洲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

来源:发布时间:2011-03-10 00:00 分享至:

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

(2010年-2015年)

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溶洲小学

实现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,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,是实现教育“三面向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根据省、市有关文件精神,及落实佛山市委提出的“智慧佛山”和禅城区教育局提出的“教学手段信息化”的新要求,在总结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,结合我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,制定学校五年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。

一、指导思想

以邓小平教育的“三个面向”和江泽民“三个代表”为指导,抓紧区、镇办学体制改革的契机,不断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,不断深化素质教育,顺应时代发展潮流,实施跨越式发展,初步形成了我校的特点,表现为理念超前、思路清晰、硬件充实、管理完善、队伍优质、应用广泛、效果优异。使被誉为“南国小教之星”的溶洲小学永远生机盎然,朝气蓬勃。

二、具体规划

经过五年的努力,在学校各种现代教育教学设施的装备基本完善的情况下,将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应用开发、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资源开发作为今后五年的发展重点,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,培养一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,全面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和质量。

(一)、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开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的认识,全校教师要统一思想,明确目标

1、加大宣传力度,统一思想、提高认识

要进行广泛宣传,端正广大教师的思想,确立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整体中的位置:(1)现代教育技术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;(2)现代教育技术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;(3)现代教育技术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。全体教师都充分认识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,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的重要性,并在实践中真切地体会到其实效性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义,从而积极参与探索,参与到该项目的教育教学活动进程中。

2、明确工作目标,积极开展信息化教育工作

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,建设数字化校园,以信息化带动学校的现代化,把信息化当作学校办学特色来重点建设,运用现代教育技术,开发或利用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,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,探索新的教学模式,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,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。